日期:1962-3-15 作者:林彪
林彪林彪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,对我军事训练工作,作了一系列的指示。这些指示,是我军事训练经验的总结,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军训练工作的范例。现将林彪同志这方面的指示,摘要辑录,刊登“工作通讯”,供同志们学习。
军委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
一、必须充分认识我军训练条件的新的重大变化,军事训练要大大突出
过去经济打仗,那时是用打仗来学打仗。用打仗来练兵。那时在表面上看来训练很少,但实际上训练是很多很实际,部队不经过或经过很少的训练,就随时可以作战。那时候技术也简单,好学,现在情况就根本不同了,部队没有打仗了,差不多所有的战士和有一些干部还根本没有打过仗,所以一定要加强训练。现在的武器比过去复杂得多,需要经过充分的训练才能掌握。训练搞不好,就一定打不好仗。不仅打不好仗,就连吃饭、走路、睡觉、侦察警戒、通信联络也搞不好,也会搞得乱七八糟。那样,有些部队就会打败仗,甚至于散掉。过去打仗,现在不打仗;过去技术简单,好学,现在技术复杂。难学。这是根本变化,是现在与过去的大不同,不是小不同。过去靠打仗来训练部队,现在是靠训练好了去打仗。同时,一定要下大功夫训练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为什么要把军事训练这样突出?过去内战时期、抗战时期,天天打仗,那就是训练。现在不打仗,只有训练,靠训练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。在座的同志都是打仗的,可是许多连排长没有打过仗,再过几年不打仗,营长也会是没有打过仗的了。不训练不行,不训练就不能打仗,不训练就要误大事。现在情况变了,训练的意义大大超过过去,提到很高的位置上来。所以军事训练要大大突出。军事学校主要要搞军事训练,军事技术学校主要学技术,特种兵就更要以大量时间搞技术训练。中剑英同志提出第一把手搞训练,极为重要。(1961年11月3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要由主要领导人抓训练。军队在平时主要就是搞训练,主要军事首长应该重点抓训练。(1961年12月9日在7650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二、军事与政治的关系,论重要性,政治第一;论时间,军事应该占得多
我们强调政治挂帅。但是,不要以为政治挂帅就不要军事了,那不行的。事情总是由几个方面合成的,缺了一样就不行。政治固然要,军事也要。现在我们应该这样说,军事和政治比,哪个重要?没有话说,政治第一。可是讲时间,哪个应该多一点,哪个应该少一点?政治应该少占一点,文化更应该少占一点,军事应该占得多。军事应该占60%、70%以至80%。政治是主要的,这是我们的基础,什么都要政治挂帅,政治起主帅作用;但是,学军事要比政治的时间多,军事为政治服务,不然变成空头政治。要善于驾驶,射击准确,又懂战术,这一套绝不是简单的,是要时间的,有个技巧熟练的问题。我们一定要把技术搞好,技术不搞好,打仗就要出乱子,打败仗,闹笑话的。(1960年10月20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军事工作就是彻头彻尾、彻里彻外的政治。没有抽象的政治,为国家为人民办事就是政治,保卫国家就是政治。现在有一种看法,好象搞军事技术就是单纯技术观点,这种看法不对。科学家不搞专业,天天搞政治,天天下农村、工厂,那科学还搞得成吗?大家都搞一套相同的东西,不搞不同专业,那是不行的。我们的任务是共同的,但要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钻得很深的专业综合起来去完成。(1961年11月3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无论战术、技术,都不是一下子可以练出来的,需要时间。打炮不是靠上一堂课就能批准,要懂道理。还要练。有些技术只要一堂课就讲完了,可是练要练几年。掌握技术靠练,战术也靠练。战术道理很简单,作战要判断情况,选择主攻方向,下决心,定部署,就那么几条,都要靠练,不然就不会用。战术要靠多搞作业,技术要靠多搞操演。所以,军事训练不给时间是不行的,不给时间就等于取消它。政治和军事都要给时间,要适当规定个比例,政治要少占点,特别是有些季节要让给军事。(1961年11月3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训练的时间要落实,各项工作要有个时间比例,可以有伸缩,有变动,但是不能变动太大。训练、生产、支援地方要兼顾,要进行妥善安排,要遵守规定的时间比例。(1961年11月视察福建前线时的指示)
要做好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,要保证部队迅速地熟练和掌握技术,这是当前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(1960年12月8日在海军杜副政委汇报的指示)
关于军队的训练问题,我们已提出:一、全军研究毛主席的军事著作;二、继续总结我军经验,编出我们的条令;三、研究原子、导弹等条件下的作战与训练;四、有自学能力的干部,应选读一部分马、恩、列、斯的军事理论,军以上干部还应批判地抽读克劳塞维兹的军事著作。这四条应该成为统一全军训练思想的指针。(1959年11月12日向党中央的报告)
一、一定要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
要使干部真正学到东西,首先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,把我军原有的东西运用到现代条件下,这是最要紧的。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了,出现了许多新东西,训练中要把这些新的特点估计进去,并与我们原有的东西正确地结合起来。这样,打起仗来就有把握,就能打胜仗。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一定要把毛主席思想学到手:一是掌握精神实质;一是掌握主要方法,就是唯物辩证法。要勤学多练。多练就是反复学深学透,多实际运用,多联系实际,不要学一下就过去。(1960年9月8日答解放军报社间)
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。我主张要背一些最精辟最重要的东西,脑子里面记住那么几条。很多军事书上,道理是不多的,可是你不懂它,超出它的范围,就要出错误。千变万化就是那么几条。辩证法也就是那么几条,可是它的变化是无穷的,你不懂得怎么能够用它?所以我主张挑选最好的背熟几十句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二、总结和传授我军的历史经验
在军事方面,我们可以说很有经验。我们打仗最多,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。因此,我们的理论也应该最多。理论是什么呢?并不是说上了书的、上了古书的、写在外国书上的才算理论。没有上书的、近代的、中国的,只要是实践中间考验过的,我们把它总结起来,那就是理论。理论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,经是很普通的东西。有些人有很大的糊涂观念,就是搞不清什么是理论。这个东西害死人,把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害了多少年。其实,理论就在我们部队中,理论家就是我们毛主席。要向毛主席学习,向部队现实经验学习。要在这里找理论,这种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,才是反映实际的理论。我们要打破对理论的神秘观念,不打破这个观念,人的思想始终是被动的,丧失信心,总感到宝没有抓在手上,到处去找宝,结果把现成的宝反而丢了。这好比帽子戴在头上到处去找帽子一样可笑。我们要从毛主席那里找理论,从实践经验中找理论。这是主要的。当然,对于古代、外国的、新条件下好的东。我们也要参考,也要吸收。
这次编出来的两个条令(按:指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概则和步兵战斗条令)体现了毛主席的思想,体现了部队的经验,体现了新的技术条件的需要,所以是好的东西。这对于总结我们的历史经验,指导今后的教育和训练,取得作战的胜利,都有很大好处,都有很大的意义。老干部有战斗经验,要帮助他们总结起来,这些经验对新干部有很大用处。将来老干部逐步少了,主要是新干部。所以,传经是很重要的事情,要把这些经验告诉他们。(1961年2月24日在条令验收委员会会议的讲话)
三、在原子导弹条件下进行训练
是用老办法打仗,还是在原子、导弹条件下去打仗?叶剑英同志已经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一定是在原子条件下。过去我们那一套已经会了,如果现在打仗不是原子战争,我们还是用原来那个老办法去打,我们会的,那个不用着急。如果原子战争爆发了,我们还没有学会怎么样防御,那就不行。首先在精神上慌张了,没有精神准备,在措施上又是外行,不晓得怎么样去对付。所以这个问题要肯定下来,要搞原子条件下的训练。反教条主义后,以我为主,学习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,出现了新的气象,真正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学,不脱离实际的军事学。但不能够把学原子弹条件下作战认为是教条主义。这是错误的。原子弹是现实的,我们不搞这个东西,是脱离实际,所以一定要在原子条件下进行学习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四、少而精,短而少
现在提出两个原则:一是少而精,二是短而少。学制要改革,时间不要太长,干部不能老住学校,脱离实际,越学越空。教育内容也要精简,重要的东西不在多,而在反复地学,学会运用,多讲不如多练。少而精的精,就是要求精华,要求精通。无论政治、军事、文化教育部要少而精,部队、机关、院校的教育也都要少而精。这样才能费力小而收获大。(1960年9月12日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教学内容要精简,要压缩,把那些次要的东西坚决削减。一定要舍得削减那些次要问题。什么都学,结果什么也学不到。打仗要集中兵力,突破一点,这就是辩证法。事物有很多方面,有主要方面,有次要方面,主要方面解决了,次要方面便可迎刃而解。普遍的东西总是那么几条,学通了就要运用自如。什么事情都是这样,要抓重点。重点是什么,要很好选择。例如打仗,集中兵力,主要突击方向,总攻时间等,就是重点。有人总想多搞,结果是走向反面;过了量,搞的愈多,学到的东西愈少,这也是辩证法。老子说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要做到少而精,这要靠大家真正钻进去,才能正确地取舍,做到恰如其分。少而精不是太片面了吗?我们说不是这样。我们主张多搞主要问题,次要问题也搞一点,但不能太多。我们的干部长久在部队,很多东西是可以在部队里通过自修学的,不要一下子都堆到学校去学。要把部队学习与院校学习正确结合起来。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领导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铺得宽,什么都抓,必然是什么都搞不好。有些东西不要专门学,到用的时候,自然就会了。但对于那些有决定意义的东西,一定要反复地学,反复地练,不然到打仗时就不能过硬。……非关键性的东西少讲,关键性的地方多讲,反复地练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的指示)
平时训练要学战争中学不到的东西,凡是在战争中容易学的就少学,在战争中难学的就多学。教条主义是有多少条学多少条,不分轻重。(1961年1月22日在5619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党员仍学一级战术。只要弄通一级,其余就差不多,不过是大一点小一点而已。本级战术还是在部队搞,学院教上一级的好。因为现在有一个营长,一到战时部队扩充就是团长了。同时,因与师对兵种运用也多一些,营加强较少,因此营以下的战术训练在部队解决好。
战术原则只有几条条,只要抓住战略方针、作战指导原则与条令概则,反复地贯彻到想定作业中就行了,要出各种不同情况来灵活运用这些原则,反复地搞。(1961年9月下旬视察军事学院时的指示)
各个军种、兵种的情况不同,怎样贯彻少而精神的方针,要很好地研究,很好地摸一下,看哪些是过硬的,就认真地学,反复地练。(1961年7、8月在沈阳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一、干部要学会一套本事,要又红又专
训练干部是整个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国防建设,一个是物质建设,是客观因素;一个是精神建设,是主观因素。如何使客观因素充分发挥作用,主要靠干部,靠干部的政治质量,靠业务能力。靠作风。精神因素,主观因素,首先表现在干部身上。(1960年8月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大量培养又红又专的精通业务的指挥人员(军事专家)。(1959年12月19日致叶剑英同志信的附件)
我们的干部要学一套本事,就是要又红又专。只专不行,只红,变成空头政治家也不行。毛主席说,要又红又专,对立统一。我们搞的就是打仗这一行,不懂得打仗,打仗时乱搞一通还行吗?整个革命斗争是复杂的,是各个方面结合起来的;各人管各人的岗位,各有专职。我们就是要善于使用我们的部队,善于使用技术。同样的物质力量,如果你的精神力量配合不上,不善于使用,那就浪费了,糟塌了;浪费是小事情,误国是大事情。所以一定要又红又专,要学一点真正的本事。不是单纯军事,要几样结合。我们军事指挥员要把业务搞通。(1961年12月7日在6439部队视察时间的讲话)
二、干部以学战术为主,但也要懂得点技术
干部是不是要学一点技术?可以学一点,但是不要用多大的力量去学,知道一点常识就可以了。干部主要是学战术。学战术应该抓战术概则,首要的是学毛主席的东西,它是马列主义,既是军事问题,又是思想方法,统一在一起,结合在一起。这是挂帅的东西。另外要把我们的经验总结出来,写出条令来。还要学马、恩、列、斯的军事著作,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很多,应该挑出一些来学,这是军事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。军以上干部还可选读克劳塞维兹和其他国家的重要的军事著作。但是经常的主要的是学毛主席思想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的讲话)
指挥干部应以学战术为主,战斗员以技术为主,但指挥员也要懂得点技术,不然就合不成,不能指挥它。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三、大力加强各级首长——司令部训练
干部训练,合练大演习用不着那么多,但是,多搞首长司令部训练,拿着地图到野外去搞,容易搞,必须搞。这个东西不搞就是取消主义,是放松战备,非常危险的。要熟悉地形,是舟山群岛的演习舟山群岛那一套,是东北的演习东北那一条,是海南岛的演习海南岛的那一套。这个要搞,要是不搞,打起仗来就糟了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四、必须办好院校
培养干部,一是部队训练,一是院校训练。必须办好院校。这对国防建设,将来作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只有办好院校,训练好干部,才能使整个国防建设配套。
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学院学制时间不宜过长,以一年半左右为宜,带一种轮训性质。搞久了脱离实际。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点专业,政治运动时间不要搞得太长,政治教育时间也可以少些。
(1961年9月下旬视察军事学院的指示)
中级学校的学制,步校应与特种兵学校有所不同。步兵学校一年半至两年,特种兵中级学校两年至两年半比较适当。
学校的培养对象,主要是培养连长、团长、军长三级,步兵学校应接收优秀的百长来培养连长,至于排长,主要是在部队中培养。
步兵学校应以战术训练为重点,技术训练也要搞一些,主要是演习技术的一般知识,而不是培养技术能手。
教员的队伍要比较固定、学校减少了,教员的队伍不要削弱。(1961年11月20日张宗逊同志在军委办公会议第115次会议上传达林彪同志的指示)
团以上战术训练主要是练想定,多搞图上作业、沙盘作业。实兵指挥在部队中可以解决,在学院主要是搞抽象的思维,学会如何在图上下决心、实施指挥、搞好协同等等。真打起仗来,一个团几千人散布在战场上,怎么看得到?因此,图上指挥很重要。要练参谋工作,学会标图,会写命令。现地作业可以搞一点,弄个把营显示一下也可以。集团作业在旧的训练方法中是没有的,要搞集团作业,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来进行。(1961年6月视察军事学院时的指示)
我们需要培养既能严格管理又能耐心说服的干部。怎样培养?最好的方法是老干部下去传经,教给具体办法。部队怎样行军?宿营、做饭都要教。光讲一套大道理不行。以后学校要把管理教育当作一门课程,好好学一学,但更重要的是在部队里锻炼。(1961年12月视察福建前线时的指示)
政治、业务、生产相结合,是我们院校工作的方针。学校必须进行生产劳动,但时间要少些,主要作为一种教育,培养劳动观念。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一、部队主要是搞好基层的基础训练,一切为了开得动,打得准
我们现在不打仗,主要是建军,做好反对侵略战争的准备。准备工作有很多种,但最普遍最大量最起决定作用的是把连队搞好。打仗的时候,尽管有好的作战计划,有好的武器,但如果士气不高,训练不好,枪炮打不准,飞机炸不准,那就不行。另一方面,如果帝国主义一旦发动战争,真打起仗来,部队还要扩充。所以,一定要把现在的底子打好,到战时就能起酵母作用,起种子作用。(1961年11月3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基层训练很重要。连队一定要在技术、战术、政治情绪上过得硬。打仗的时候,连队是刀子上的尖,是刀锋,一万个敌人来攻,连队把主要阵地守住了,敌人就攻不上来。我们进攻敌人也是一样,一个连插进去,后续部队就可以上去。所以要多搞连的动作,少搞师的动作。(1961年7、8月在沈阳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部队主要是搞好基层训练,特别是技术训练。指挥员主要是搞好图上作业和现地演习,既省事,效果又好……。技术训练包括射击,还有驾驶,一切为了开得动,打得准。开不动打不准就会糟糕。基础训练还要包括战术概则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观点等等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二、战术以学技术为主,学战术为辅
战士学技术为主,学战术为辅(即学会武器的使用、利用地形和作工事;技术兵学军事的时间应比步兵学军事的时间多些)。
大量培养各种射手和驾驶人员,打好战士技术基础,成为神枪手、神炮手,不要平均要求各项成绩均好。(1959年12月19日致叶剑英同志信的附件)
依照我们的经验,战术与技术是不能平列的,尤其不可以把战术放在技术上面,战术成为主要的。而要倒过来,技术是主要的。战术是怎样运用技术,战术是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。
我们要告诉部队的战斗员,要他们去学技术。技术包括怎么样做工事,怎么样刺杀、投弹,怎么防毒等等。特别要抓紧学射击,要用大部分力量把射击搞好,绝对不要搞平均主义。要炮打得准,枪打得准,机关抢得准。假如打不准,没有把敌人的工事摧毁,没有把敌人打倒,进攻就打不上去,防御就压不倒敌人。要练这个本事,战斗中间最大量最普遍的硬本事就是射击。射击中间也要有重点地抓,重点是抓炮兵。炮兵的炮也好,坦克上的炮也好,飞机上的炮也好,一定要打得准,要确确实实把我们的炮兵技术提高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战斗员除了政治外,最重要的是学好技术、其次才是战术。战术与技术,能两全其美更好,但不能放松技术。一定要打得准,飞机投弹投得准,炮打得准,步枪、机枪打得准。即使在现代条件下,几千里之外发火箭,投原子弹虽有作用,但不能最后解决问题。决定问题不在几千里而是在几十米,要靠勇敢、要靠步枪、机枪、手榴弹、刺刀最后解决问题。进攻时就要看你在离敌人几十米时,能否压住敌人,冲上去,占得住。防御时就要看在阵地前几十米能否大量杀伤敌人,顶得住。关键就在几分钟、几秒种、一瞬间,这是过硬的时候。飞机、军舰、坦克快得很,打不准,使人着急,这一瞬间过去了,就失掉了胜利机会。所以说除了政治之外,技术特别重要。(195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要加强对部队的技术训练。海军兵种多,技术复杂,过去发生许多事故,技术水平不高是个很重要的原因。今后应加强对部队的技术训练。技术水平的提高,是需要一定时间的,尤其像海军这样一个技术复杂的军种,更不是一日之功就可以奏效的。因此,要趁战争打起前,抓紧时机,拿出大量时间来搞训练。(1960年12月8日在海军社副政委汇报时的指示)
三、战术训练要设想各种情况,最困难的情况,按照实战要求训练部队
战术训练,要设想各种情况,要想到最困难的情况,否则是练不出战斗力的。平时养成一切都很顺利的观念,打起仗来就没有充分思想准备,就搞不好。这是一个带方向性的问题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部队应特别注意防止敌人登陆的以下六种情况:(1)夜间;(2)雾天;(3)同时大量登陆;(4)空降;(5)原子袭击;(6)化学袭击。
专门锻炼在不好管理的条件下训练部队,这样,战斗力才能强。部队不是练群胆,而是练单独活动的胆量,练小组独立作战的能力。不像就象绵羊一样,这样不行。决定恢复战斗小组的道理,就在这里。人多有时并不见得能完成任务,而是人少才能完成任务。因此,应练孤胆,这样战时就打不烂。有些任务是要人多才完成,人多又有孤胆,就更好办。要转交在好管的局面下训练部队,提倡在不好管的局面下训练部队。否则平时越好管理,战时越糟糕。(1960年5月25日在济南听取军区杨司令汇报情况时的指示)
我们做工作要设想:打仗是什么样的情况,突然袭击是什么样子的。我们的工作是否合得上,合不上就要使它合得上。军事是流血的东西,要过硬的,不能耍花腔。(1961年5月15日听取江文同志汇报时的指示)
四、要多练二百米以内的战斗动作
要多练二百米以内的战斗动作,勇敢、技术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,进攻、防御都是这样。能不能过硬,能不能守得住,能不能攻上去,决定的不是这一二百米。能不能守得住,能不能攻上去,决定的就是这一二百米。远了好办,一千米两千米除了炮兵射击外,步兵主要是走路,在运动中不要让敌人打了自己。(1960年12月19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步兵起作用,主要是在二百米以内,勇敢、技术和战斗指挥,都决定在二百米以内,二百米之外主要靠火力。因此,一定要把二百米以内的硬功夫练好。不然,用很多时间练别的,还是不能过硬。(1961年7月30日在9424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除了练动战的攻击和防御外,要学会坚固防御的攻陆本领。为此,在训练中,要设置地堡、铁丝网、外壕和地雷,根据战术技术要求进行反复演练,使战士学会二百米以内过硬的本领。这个练好了,其他的就好办了。(1961年12月视察福建前线的指示)
在演习场设置堑壕、地堡、铁丝网等等,可以作为训练过硬本领的一种办法,但不要成为唯一的办法。打遭遇战、抢阵地、运动、进攻、防御也要训练。(1961年12月7日在7650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五、要重视夜间作战的训练
在将来的战争中,白天敌人的火力压住我们不能动,那还是有可能的。所以,我们白天就要躲,不让敌人打到。白天不动,夜间干;白天采取防御,夜间反攻。夜间你打也打不到我多少人,打到几个人也不会把部队搞垮。打夜战、近战,胜败在几十米。我们在编制上、战术上、火力装备上都要适应夜战。……你再厉害,白天我躲你,挖洞子,晚上和你干,反正你躲不过晚上这一关。(1961年4月17日在0216部队干部座谈会上的指示)
夜间与白天,视力不一样,精神状态也不同,夜间作战要专门训练。开始多在黄昏、拂晓和月夜中练,然后在暗夜中练,一步一步地提高。……战斗主要在夜间,行军也是这样,夜间行军作战是我们的特点。(1960年12月10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夜间作战,一个是会打,一个是能走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部队要重视夜间训练,要学会走山路,走小路。(1961年12月视察福建前线时间的指示)
六、多搞小演习,少搞大演习;多搞不按正规编制的演习
部队搞合练大演习不是一个根本的方向,相反地,搞合练小演习也是根本的方向。要打好小部队动作的基础,单个的、小组的、班的、排的。连的小动作,搞小的演习,这个东西搞好了,搞合练才有基础。搞大演习费力很大,花钱很多,收效不大。几千人,跑几天,把人累死了,脑子里是糊里糊涂的,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实际上是上面在指挥的,当兵的胡跑一阵就是了,作用不大。这东西搞还是要搞一点,但主要是搞小演习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在训练中,主要搞不按正规编制的演习,但也搞一些按正规编制的。按照死编制,平时训练固然好搞,到打仗的时候反而有害。不按死编制演习,有四点理由:第一,因为打起仗来,部队常常是根据战斗序列战斗区分来组织的,加强什么或减少什么,不是固定的。如果按那个死公式套是不行的。第二,我们的装备经常变动,有时增加了武器,有时又减少了武器。第三,战前、战斗中间和战后,部队人数是有变化的。第四,指挥员的职务也是变的,今天当营长,明天当团长;有的今天当团长,明天当营长。死编制不合实战情况,要尽量学会不按死编制来打仗的办法。(1960年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七、多搞野营训练
部队要求野营训练很好。能不能行军?会不会做饭?能不能很快休息?会不会放哨?这些看起来是小事情,实际上是能不能打仗的问题。(1961年9月25日在南京连长、指导员座谈会上的指示)
连队要搞野营训练,多搞离开公路的、复杂条件下的训练。野营可以锻炼部队,可以使部队学会做饭、行军、宿营、放哨、侦察、爬山、打仗等等。以营为单位,每年要搞若干次野营。(1961年9月30日在9424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部队要锻炼扛起火炮行军的本事和山地行军的本事。(1961年12月9日在7650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八、体育训练要结合专业
体育训练的名堂不能太多,脱离实际不结合战争需要的东西不要搞,什么都搞,把时间都占了。要结合专业练才好,各有重点,用得着的学,用不着的学。如炮兵练推练抬,通信兵练背机器越野,步兵练投弹,练刺杀、还要练越野行军。(1960年12月19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山地打仗的本领要多学,在过去红军时代,部队早晨起来就爬山,看谁爬得快。部队多练爬山、抢山头是很重要的。过去打仗,有一个先抢上去,打上几枪,争了先机之利,敌人就被压下去,就是胜利。(1961年1月在5619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九、天天练,经常练
无论军事和政治,基本原则就那几条,问题就是靠反反复复地实习。打仗也是这样。如集中兵力只一条,但是在山地、平地,白天、黑夜,敌人多、敌人少,各种条件下,就得反反复复地练,才能练出来。(1961年5月19日在全军管理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部队训练要采取中国过去练武的方法,天天练。连队战士所要掌握的军事技术有点象打乒乓球,道理很简单,就靠经常练。投弹,有什么大道理?你要是不经常练就打不远,打不准。练武,练武,就是要苦练,要反反复复地练。有些东西,每年只讲一次就够了,可是练,要练它一百次,二百次……。(1961年4月视察0216部队时的指示)
军事技术主要靠练,可是部队中对练还不习惯,练的精神还不够,一定要把练的思想确立起来。各军种、兵种要确定哪些东西是要天天练的,哪些是每周练的,哪些是要每月、每季、或半年练几次的,例如步兵的射击、投弹、刺杀和目测距离等就要天天练,其他兵种也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是要天天练的,应该作出明确规定。(1961年4月30日在军委常委第26次会议上的讲话)
天天练的项目不要太多,不然就把主要的东西挤掉了。(1961年12月视察空军2292部队时的指示)
天天练,施工部队也要搞一点,不要多,但需要有,没有就不好。(1961年8月在9558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凡是要天天练的动作,要照顾到不要损坏了武器,有的可以用代用品来练,或减少一部分动作。五好战士条件中已经把爱护武器装备列为一项,这是很重要的。(1961年12月视察福建前线时的指示)
十、不断改进训练方法,多利用实物和进行现场教学
各级军事干部主要应抓军事训练,要解决训练的方法问题。各种科目应该用什么方法训练,要教给下面干部一套办法,并要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教育方法来。方法对头费力小,收效大;反之,方法不对头费力大,收效小。(1961年12月9日在7650部队视察时的讲话)
教育方法要简明易懂,不要用资产阶级办法。资产阶级把教育当营业,故弄玄虚,拉长时间,抬高价格。要简明,模型、图表,多种多样,使大家真正学到东西。形式主义,繁琐的东西都不要。大家要想出各种好办法,来改革教育的方法。(1960年8月24日在第八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)
利用实物和现场教学,是最好的教学方法,因为有图表和实物,一看就懂得了。
有些东西,打仗的时候,一看就会了。平时学这些东西,在现场上联系实际地学,比在书本上学好。(1961年1月23日在5619部队连长座谈会上的指示)
要因陋就简,不搞形式主义。不一定要摆到操场上、课堂里,整整齐齐才叫训练,愈追求愈齐愈练不好,不合乎实际。(1960年12月19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在训练上,每个地区都要搞点标准部队,从中搞出一套经验,推广全军。(1960年12月8日在张宗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指示)
战术训练时,把战斗小组作为一级是对的。战斗中炸地堡、摸哨,人多了不行,一个人也不行,战斗小组是最好的形式。(1961年12月9日在7650部队视察时的指示)
十一、减少和消灭各种事故
目前部队中事故很多,主要是空军,海军中也是航空兵事故多。原因有两个,一是政治思想只热不冷,蛮干,不估计人的因素,不估计机械因素,不估计天气、地形等因素。鼓干劲、发奋图强是好的,但蛮干就不好。时夜演习,人的精力支持不了,飞机就掉下去了。另一方面是训练时间不够,训练效果不好,技术不熟练。不论飞机、军舰、炮兵,都要搞好驾驶、射击。要多训练,要从其它方面节省时间来练技术。空军出毛病损失最大。步兵跌倒了可以爬起来,坦克坏了可以修理,飞机摔了就人机两失。所以要特别抓紧空军训练,包括海军中的航空兵。
责任心强了,多加考虑,有适当措施,事故可以避免。责任心不强,蛮干,技术不熟练,就要出乱子。蛮干,在战时特别是在战斗最激烈、最紧张的瞬间,还可以要一点,以压倒敌人。平时就要谨慎,要考虑到人的因素,要按技术规程办事。海军、空军技术复杂,要多搞训练。(1960年12月19日在张示逊同志汇报部队训练情况的指示)
武器损坏的很多,这是管理问题,也是政治工作问题。我们不要当空头的领导者,怎样能减少武器的损坏,爱惜武器弹药,要实际抓这些问题。(1960年10月20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)
来源: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
Copyright (C) 2024 Marxist-Leninist-Maoist.
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, distribute and/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, Version 1.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;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, no Front-Cover Texts, and no Back-Cover Texts.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"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".